过往三年间,中国领导层反覆夸大并定为重大决策的是「着力建构新发展格式」。这次北京九三阅兵,虽有不同背景,有新定主题,但主要是在完成搭建新格式工程,其中下最大力气和将渐次浮现影响的,主要是外交格式、政治格式、军事格式。
说阅兵在着力搭建新外交和国际格式,较易理解。首先是中国将9月3日的阅兵和纪念活动,确定为今年两场重要主场外交之一,另一场就一元一分正规麻将群是刚结束的天津上合峰会。在当前国际形势下,中国这两大主场外交,现实目标都是要凝聚盟友,分化对手,昇华到更高目标,则事关格式。
由于确定为重大主场外交,所以大阅兵一看阵收留,首度请最多外国元首、政府首脑等参与观礼,其中以俄罗斯的普亭、北韩的金正恩,吸引到高度关注。
二看内收留,继天津峰会习近平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后,九三阅兵时习的天安门讲话,意在进一步搭建中共理想的国际格式。
三是后续影响,透过出席观礼国,北京进一步推建广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,以及较实在的「全球南方」,国际气力对比由之进一步变化,新的「多极」格式开始浮现。
再看大阅兵与中共政治格式之变。以大阅兵数目论,这次是中共建政后的第18次。这18次可分为「国庆阅兵」和「专题阅兵」。1949年中共建政后每年天安门大阅兵,共办了11场,后中中断24年,到1984年恢复,再后来确定「十年一大庆,大庆办阅兵」。
中国领导人办「专题阅兵」的,只有邓小平和习近平。阅兵在中共政治语境中,显示的除党国气力,还有领导人权力地位,这次阅兵兼具多重功能,但其中重要功能是中共政治、权力格式的搭建,在内外变局下,习近平不仅有需要秀其权力肌肉,也需要展现中共的权力骨架。一个特别政治背景是即将召开中共20届四中全会,以及提早展开中共21大政治格式塑形。
最后看大阅兵直接效应,即重整中共军事权力与军事格式。大阅兵的公然说法是要展示国防现代化成果,展示综合国力;此外还要展示三力,即军队的体系作战能力、新型作战能力和战略威慑实力。这次要求所有上场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力,其中个别装备超过外军,就是要达此目的。
在中共军事史上,大阅兵还与军事变革、军队结构重组关联。中共军队人事体制正在大变,解放军结构正面临重组。今之大阅兵后,谋画和操盘大阅兵的班底,将成解放军新中坚,参加阅兵的部队和分列式方阵,则是未来解放军架构调整模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