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产能过剩面临通货紧缩压力之际,根据官媒表露,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近日在一场会议罕见批评地方争相发展人工聪明(AI)与新能源汽车,他反问:「是不是全国各省份都要往这些方向往发展产业?」
中心城市工作会议14至15日在北京举行。中共官媒人民日报17日在头版刊登题为「有些事要打攻坚战,有些事要久久为功」的文章,表露习近平在这场会议的发言细节。
习近平在会中反问:「上项目,一说就是几样:人工智能、算力、新能源汽车,是不是全国各省份都要往这些方向往发展产业?」
文章说,习近平从「按规律办事」的角度观察产业布局、指出发展癥结:「果断反对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,也要解决不懂装懂、自以为是的题目,防止出现拍胸脯、拍脑瓜、拍屁股的『三拍』干部。」
习近平在会中还提到,「产业化进程,西方走了几百年,而我们只用了几十年。深层次看,我们产业化的短板(弱点)还很多,要花时间往补。城镇化也是这样,不能面子可以、里子不行,不要搞急于求成、急功近利的事情。有些事要打攻坚战,有些事要久久为功」。
2024年中共中心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综合整治内捲式竞争,规範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,但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依然陷进产能过剩与无序的价格战,进一步激发通缩。人民日报表露习近平罕见的质问,似乎显示中共重视题目的急迫性。
据新华社,中心城市工作会议结束的隔天,中国总理李强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听取规範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情况的彙报。会议指出,要着眼于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品质发展,针对该产业领域出现的各种非理性竞争现象,坚持远近结合、综合施策,「切实规範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」。
习近平1日主持召开中心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,会议夸大,纵深推进全国同一大市场建设,要聚焦重点难点,「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」,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,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。
中共求是杂誌同一天发文阐述「深刻熟悉和综合整治内捲式竞争」,指出地方政府的三大弊病:一是为招引企业、培育产业,人为製造政策洼地,违规实施税费、补贴、用地等不公平非普惠的优惠政策,导致无序竞争;二是不顾地方产业基础和资源稟赋情况,盲目上马新兴产业、重点产业,造成行业内大量重複建设和生产过剩;三是为保护本地市场、扶持本地企业,设置或明或暗的市场壁垒,区别对待各类企业,破坏公平竞争秩序。